【影評心得】《表情符號電影》-- 文字語言的倒置演化論


【影評心得】《表情符號電影》-- 文字語言的倒置演化論

繼《憤怒鳥玩電影》《藍色小精靈》後,索尼影業再次看中另一知名品牌改編題材,並將其3D動畫化。毫無任何故事背景基礎的表情符號,借鑿了許多過往類型電影的元素,意圖塑造專屬的特有世界觀;除了與《無敵破壞王》《腦筋急轉彎》顯著的高相似度,同時亦有和《分岐者》系列、《駭客任務三部曲》《樂高玩電影》雷同的設定及主旨,上述這五部作品的最大共同點即在於鼓勵人們展現自己的多重面向,別被社會分門別類,《表情符號電影》也是在傳達相同的意念。

穿梭在各式網頁、手機APP的設定,滿滿《無敵破壞王》的即視感;注定不平凡的平凡廢宅,成為解救多重宇宙(手機內的軟體)的關鍵人物,像極《樂高玩電影》的艾略特;各種擬人化的電腦病毒與網路駭客在酒吧談笑風生,宛如《駭客任務》系列的母體惡搞版;選擇特定情緒因應特定時刻,最後更打破情緒不能過度單一的僵局,無疑和《腦筋急轉彎》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當你發現你能夠扮演許多不同的角色,但全世界卻告訴你只能成為一種人... 這不就是《分岐者》裡末日後芝加哥的生存法則嗎?

【影評心得】《表情符號電影》-- 文字語言的倒置演化論

乍看電影將高度便利的APP軟體營造的美好又舒適,但人也在這過於便利的狀態下愈來愈無法忠實的表達自己,編導藉象形文字比擬為現代的貼圖,暗喻文字的訊息傳遞功能正逐漸被取代;片中當課堂老師引導式的反問學生象形文字與貼圖兩者的相似性時,無人應答的窘況算是編導刻意留給觀眾的反思空間。文字通常被認為是象形文字更高端的演進,如今貼圖又成了另一種當代的象形符號,其傳遞語義的形式與功能皆十分近似,人類的語言能力發展究竟正在進化還是在退化?

這其實是一個很值得討論的議題,時下網路的貼文模式,使我們的文字敘述越來越簡短,有時甚至只憑圖像來傳達信息,一張貼圖的語意足以替我們省去兩三句話的溝通,一個表情符號便可替文筆不好的用戶傳達出精確的內在情緒。然而電影給出的結論有些模糊不定,人類主角最後是靠著酷炫的動態表情符號如願和心儀的女孩搭上線,而非直接透過更具情感溫度的口語來表達內心的感受,照理來說,後者才是理想的答案,所以電影是要我們繼續被手機軟體鉗制嗎?

【影評心得】《表情符號電影》-- 文字語言的倒置演化論

或許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答案,是因為到頭來,這部電影依舊是在抱那些軟體開發公司的大腿,收取他們的廣告費,藉機形塑正面的品牌形象,而不敢直言斷定這些軟體其實正悄悄地僵化人類的生活方式。這是時代必然的演變嗎?我們真的非得需要倚靠這些虛擬互動,才能確立自身的存在價值嗎?很難判別貼圖、表情符號或是GIF檔等諸如此類的產物缺乏真實的溫暖,因為這些東西確實幫助人們遞交信息的過程更為容易,但我們是否也因為這層便利,從此懶惰書寫、或是失去與彼此當面交流的溫度呢?


北美的負評實在誇張過頭,雖然故事說的不精巧,但也談不上一蹋糊塗。我很欣賞這片的喜劇能量,幕後的配音陣容提供了很大的助力,安娜法莉絲、詹姆斯柯登、瑪雅魯道夫、蘇菲亞維嘉樂等人的組成,奠定了《表情符號電影》朝諧趣直走的路數,宅宅界第一把交椅的T.J. 米勒和整部片的調性尤其絕配,和同樣集結克里斯派瑞特、伊莉莎白班克斯、威爾阿奈特、查理戴等一眾喜劇咖的《樂高玩電影》相比,氣質高度契合,不免讓人懷疑索尼哥倫比亞是否企圖如法炮製《樂高玩電影》的必勝公式。

【影評心得】《表情符號電影》-- 文字語言的倒置演化論

比《表情符號電影》更差勁的動畫片比比皆是,爛番茄的個位數評價和IMDb低於2.0以下的標準值擺明就是欺負人。敗就敗在腳本寫得太傳統(或簡陋),欠缺驚為天人的創意性,加上又踩了太多前人的影子,但總體而言,我不認為這是一部徹底失敗的作品,製作群有針對改編的品牌對象衍伸出貼近觀眾的議題探討,即便觀點不完整,但其構思仍不容忽視。最起碼,片中大量廣告置入的非常出色,完全與劇情推展無縫結合,就算被「藉機行銷」也依然被逗的很開心,這點《表情符號電影》可謂佔了題材先天上的便宜。

文 : Joker

網友正在看

FB留言板

 厲陰宅二的真實歷史與電影改編分析

厲陰宅二的真實歷史與電影改編分析

【厲陰宅宇宙相關】-歪頭男的童謠歌曲 + 厲陰宅二沒採用的歪頭男設計藝術圖

【厲陰宅宇宙相關】-歪頭男的童謠歌曲 + 厲陰宅二沒採用的歪頭男設計藝術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