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集遊走影視與劇場界的資深大腕-伊恩麥克連、茱蒂丹契,「音樂劇常客」詹姆斯柯登、影歌雙棲的伊卓瑞斯艾巴、傑森德魯羅、珍妮哈德森,憑《歌喉讚》系列走紅的瑞貝威爾森、以及貴為當代最具號召力歌手之一的泰勒絲跨刀出演兼作詞作曲,並由曾將《悲慘世界》電影版推向商業成功的湯姆霍伯掌舵,網羅如此多位具備相關表演及製作經驗的各路好手,足以令環球影業樂觀地深信,《貓》沒有潰敗的餘地,但遺憾事與願違。
自本屆聖地牙哥動漫展的開幕期間發佈首款預告片之後,電影版的《貓》,沒有一分一秒是不被全球質疑其存在於世的必要性,但也許正是已被各界的恐怖谷反應、迷因的揶揄、網友的唱衰、以及近日媒體評價的連番砲轟打了數劑強效的預防針,實際看完正片的我,反而認為並無想像中、聽聞中的糟糕,我自承,起初也是抱有一點見證驚世奇片的心態入場的,但開演不久,我很快便打消了原本想嘲弄它的念頭。
我是打從心底欣賞這片,但這不是因為我多麼鍾愛安德魯洛伊韋伯的原版音樂劇,個人非粉絲,除了曲目之外,對原劇並無偏好,固能明白《貓》意圖呈現貓族眾生相的理念,選擇大膽捨棄講述完整劇情的傳統形式,但始終不是很能進入那種「永遠處在角色介紹狀態」的鋪陳情緒,而正因故事性不強的《貓》並非屬於有確切主軸、聚焦特定角色的劇碼,要轉換成電影敘事勢必有其難度,很容易就會陷入情節空洞的困境。
然而這些疑慮,其實早在洛伊韋伯準備將 T.S. 艾略特創作的《老負鼠的貓經》和其它零散的詩集改編為《貓》的製作期間就已經面臨過一次,此種對於當時較為陌生的劇本鋪排與演出型態,洛伊韋伯也是背負著深受演員、投資方質疑的巨大壓力,從沒有戲劇情節的詩到沒有戲劇情節的音樂劇,再到沒有戲劇情節的歌舞電影,《貓》幾乎是重演了相同的歷史,well,至少是前半段的歷史,電影版的票房口碑均已開盤,而很顯然地,它不像音樂劇版徹底贏得了無數觀眾真情的愛戴和白花花的鈔票。
既然它是一齣沒有劇情、甚至沒有人類角色的音樂劇,那麼「有無必要拍成真人電影?」便成了每人第一個最想提出的疑問,而現在拍出來了,我們又該用何種心態觀賞它?真人演員在劇場的情境裡扮演擬人化的貓是符合常理的觀看邏輯,但在電影的情境裡使用遠比化妝更高階的動態捕捉將已經擬人的貓加倍寫實化,則無疑是在挑戰觀者的視覺接受度。種種難以跨越的改編條件,都讓《貓》幾乎不可能融入電影這個載體,但我認為在維持原作初衷的前提下,劇組已盡力做到最好。
姑且就當這部電影是一次另行選角的公開巡演吧,劇情無太多更動,僅有幾處舞碼的增減、詞曲的調改是為因應電影敘事框架而做的修整;添加幾句原劇沒有的冷笑話對白以潤滑劇情的推進,適度強化、但不至過於搶眼的白貓維多莉亞其存在感作為主視角,為她量身另編新曲「Beautiful Ghosts」突顯內心尋求歸屬的渴望,透過她的觀點引領觀眾認識其餘角色,也均有起到合情的加分作用。至於何謂傑利可貓、獲選升天得新生的儀式等諸如此類含有更廣解釋空間的設定,再多做擴寫反而顯得多餘,破壞潛在的無形神秘感,我們不需要知道太多背景,那從來就不是《貓》的重點,保持原樣、葛里茲貝拉重獲群體接納的救贖主題沒有失焦便已足矣。從這點來看,我不認為湯姆霍伯有何失職。
最引爭議的臉部特效,前十幾分鐘可能仍存有些許 Deepfake 感的錯覺,但久而久之倒也漸漸習慣,不大影響觀影感受,當然,這部份因各人感受而異,但就我自己而言,並不會產生介意畫面違和感的排斥性,相反地,我十分放鬆地沉浸在片中細緻的光影調配和順暢的轉景,從單一的劇院舞台躍升至寬廣的片場和CG建構的虛擬街道,場景的變化理所當然也變得更為豐富,和劇場是截然不同的體驗,光是茱蒂丹契版老戒律從霧裡緩緩邁開步伐的神聖初登場、傑利可舞會正式揭幕的段落,那精心調度而出的魔幻氛圍,即足以證明本片的觀賞價值。比較意外的是,泰勒絲版的邦貝羅琳娜戲份精簡許多,不再是滿場跑(但我想泰勒絲大概也沒那麼多閒時間在旁邊跟著伴唱伴舞吧),但這毫不削弱泰勒絲的演出氣勢,短短幾分鐘的亮相,依舊宛如天后出巡拍攝大型 MV。
批它空洞也好,預言將成邪典也好,形容有如邪教電影也罷,這早就是《貓》多年來一直帶給人們的印象,就算拍成電影也很難有什麼太大的改變,頂多就是影像化之後,放大了這些原有的特徵;呈現的場域變了,看戲的心態也就跟著變了,如此而已。我很意外我會這麼說,但我認為《貓》是一次成功的翻拍,今年真正比《貓》更不及格的還有一卡車,在我心目中,《貓》絕不會是最墊底的那部。
茱蒂丹契當年因病錯失了演出葛里茲貝拉的機會,多年後又與《貓》重逢飾演別角,結果作品的命運卻是兩樣情,不知她老人家作何感想。好啦如果真要說動態捕捉的畫面哪些部份有噁心感,蟑螂和鼠小孩的突兀人臉,獵奇度比那些傑利可貓高多了 XD
文:Joker